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,上海市体育学院承办的“2011年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”在7月1日正式开班。来自30多所院校的研究生、博士及部分教师参加了学习交流,现在课程学习已过半程,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:
一、上体精心准备,学员积极参与
报道伊始,就受到体院研究生服务人员的热情接待,热心的分发资料,热情的办理住宿手续。看着整齐的宿舍环境,还有准备好的部分个人生活用品,我们无不感到上体对此次活动的精心准备。为了尽快使学员们相互熟悉,研究生部还组织了两项活动,一是联谊,二是游览乌镇,在联谊活动中,学员积极参与,团结互助,以团队的力量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。“似水年华”中的乌镇果然名不虚传,一草一木都展现着江南古镇的风韵,那人,那景,那物深深的刻画在我的脑海之中。
二、名家荟萃,成就学术大餐
纵观12天的学习课程,从基础课程到专题讲座,再到实验示范,无不涵盖着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各个方面,授课教师均是副教授以上职称,均有着丰富的授课及学术经验。其中,台湾学者林正常教授“运动人体科研选题”给我带来了一堂“台湾风味”的讲座,林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,从各个角度阐述了选题及开题的相关内容、方法,这给即将开题的研一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。而乔德才教授则用充满幽默、激情的演讲给我们带来了“运动性中枢疲劳”。在教授过程中,看着乔教授激情四射的演讲,很难想象他已经是一位五旬的人,他从概述的提出,到整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,并做了对未来实验技术展望,系统的全面的向我们介绍了运动中枢疲劳的相关前沿行的知识。
三、利用实验成果,发挥学科优势
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,下分的专业一般是对口运动队、科研实验室及科研机构。目前,相关的理论成果众多,但是有的实验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或是社会需求,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大胆的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,努力让实验成果转化成现实效益。通过参观上体的实验室,我发现实验室设备齐全,利用率高,并积极迎合社会需求,尤以“巅峰”的成立,满足额社会上肥胖者减肥的需求,是发挥学科优势,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。
在这次学习期间,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是聆听了众多“大家”的演讲,感触良深,对本专业有个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,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和憧憬。在和其他兄弟院校学员接触过程中,我发现,大家都对本专业报以很大希望,尽管专业本身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,但是我们没有消极,也没有放弃,而是锲而不舍的努力着,行动着。我们在交流中促进了友谊,在互助中增进了了解,在学习中发展了学术水平。尽管只有12天的相处时间,我相信我们的友谊长存。最后,感谢上海体育学院组织的这次暑期培训班,给了我学习交流、认识朋友的机会,谢谢。